集团吴玉兰教授携研究生出席第五届上海财经大学“大众传媒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

发布者:姚健发布时间:2018-12-12浏览次数:13

(通讯员曾怡然)12月8日,第五届上海财经大学“大众传媒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召开。澳门尼威斯人网站(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吴玉兰教授受邀参会并担任分论坛点评嘉宾,2017级研究生曾怡然、苏畅与2018级研究生陈佩芸、胡凯、杨慧荣的论文入选论文集并在分论坛汇报论文。

      本次论坛立足学术产业前沿,以“大众传媒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新闻动态研究所、澳门尼威斯人网站、北京工商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近二十所高校员工的百余篇投稿。参选论文经由学界专家和媒体资深人士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进行评审,遴选出71篇优秀论文,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5篇,三等奖论文9篇。此次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承办,旨在建立全国性财经新闻学术交流平台,加强我国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提高经济新闻方向研究生的学术和专业素养,此前已成功举办四届,参会人数逐年创造新高。

12月8日上午,“大众传媒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开幕式暨总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同新楼进行。开幕仪式上,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朱鸣雄教授代表主办方对学界、业界各方嘉宾表示了诚挚欢迎并进行精彩致辞,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张志清、财新网副总编辑蒋飞、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孙鉴、经济观察报华东分社社长张勇、新民晚报总经理钮也仿业界嘉宾分别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了精彩的内容分享

图为本次论坛开幕仪式

下午,本次论坛安排了以“新媒介技术与数据新闻实践”、“新媒体时代的财经新闻报道”、“传媒产业变革与媒介融合”、“企业与商务文化传播”为主题的四个分论坛,每个论坛由6位嘉宾进行点评,可谓是阵容豪华的学术盛宴。

集团研究生杨慧荣、曾怡然在第二分论坛“传媒产业变革与媒介融合”进行了汇报。杨慧荣的论文“融媒体视阈下成就报道的特点分析”以其紧抓时效热点的选题得到了参会嘉宾的高度认可,同时浙江传媒学院李欣教授提出了可以从报道的叙事策略上进一步研究,文本分析上也可以将数据统计的结论进一步细化,并且可以引入用户对这篇成就报道的反馈来进一步阐明其特色的建议曾怡然汇报的论文“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新闻报道价值取向分析——以第28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类经济新闻报道为例”通过对第2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文字类经济新闻报道进行分类整理和内容分析,从而探究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新闻报道应如何主动把握新要求,革新价值取向。论文视角和研究结论得到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和好评。上海外国语大学陈沛芹教授对这篇论文中提到的新政治经济形势下新闻价值取向的研究要有国际性视角表示高度肯定,并启发参会员工思考新常态下中国媒体的议程设置与中国政府的议程是否切合,其宣传是否有效传播了价值观,使员工获益匪浅。

图为杨慧荣在分会场二汇报

图为曾怡然在分会场二汇报

陈佩芸在第三分论坛“传媒产业变革与媒介融合”汇报的论文基于内容,社交与服务的第三方点评网站研究——以大众点评为例得到了浙江工商大学新闻系主任李蓉教授的肯定认为这篇论文选题新颖,是从大众生活常用的APP工具中发现了新社交媒体生态,并提出在内容分析上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继续丰富的建议。苏畅汇报的论文“网络短视频的传播内容与盈利模式研究”对以“抖音”为例的网络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中央财经大学谭云明教授对这篇论文表示肯定并提出可以缩小研究范围,专注于“抖音”案例的建议。

图为陈佩芸在分会场三汇报

图为苏畅在分会场三汇报

胡凯在第四分论坛“企业与商务文化传播”汇报的论文“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土味文化’的流行与思考”由南京师范大学骆正林教授点评。骆教授在肯定了这篇论文选题、研究角度的同时,提出亚文化并不一定会被主流文化完全收编,也作为大众文化的补充和支线发展方式,从而构成文化多样性,这给胡凯同学的进一步研究带来不少启示。

图为胡凯在分会场四汇报

吴玉兰教授作为分论坛二“新媒体时代的财经新闻报道”的点评嘉宾对汇报的论文进行了详细评点并提出详细可行、有启发性的修改意见,并总结道,同学们在写作学术论文时应当有“聚焦”意识,要善于选择一个问题焦点作为切入口来探究事实,不能贪多图大,以致研究不能聚力;同时研究方法不能脱离研究主题而进行,应该时刻注意以研究的核心问题为起点,围绕这个问题进行逻辑展开,将内容与观点编织到一起。同时她也对参会同学的认真的学术态度表示了肯定,鼓励同学们多思考多动手尝试,在训练中逐步形成学术思维框架,练就学术论文规范。这也是吴玉兰教授第四次受邀参加上海财经大学“大众传媒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

图为吴玉兰教授(左三)在分会场二担任点评嘉宾

上海财经大学“大众传媒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的重要学术平台之一,为新闻传播学尤其是财经新闻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了一个高起点、多角度、深层次、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创新研究氛围,互相极力并促进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集团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论坛来自业界一线新闻工作者、学界知名学者和全国各大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共同探讨专业前沿课题,极大地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学术能力,这也是集团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色环节。